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创建于1965年,是隶属于自然资源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全国海洋技术发展实施业务指导,为海洋自然资源管理、海洋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承担我国前瞻性、基础性海洋高新技术创新任务。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80%以上是业务科研人员。主要业务方向包括:国家海洋观测网建设运行业务保障、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规划与设计、海洋空间规划技术研究、海域海岛管理技术支撑、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海洋可再生能源管理技术支撑、海洋装备业务体系建设运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运行管理、海洋卫星遥感定标检验、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管理技术支撑、海洋无线电管理业务支撑、海洋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海洋观测监测监视技术创新。技术中心是原海洋局系统唯一拥有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此外技术中心还拥有海域使用论证甲级资质、国家测绘乙级资质。中心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站。
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与新中国海洋事业共拼搏,与新中国科技事业同进步,作为国家公益性业务单位,在支撑国家海洋综合管理、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与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国家主力,参加了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全国海洋仪器会战,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了上世纪70年代第二次全国海洋仪器大会战。有力地改变了当时我国海洋观测、调查技术落后的状况,是我国海洋观测监测技术的奠基者。
上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海洋技术在海洋监测、调查、科研和开发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愈显突出。为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国家海洋局赋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面向全国,重点是为国家海洋局履行职能提供技术保障”的重要职责。作为主要力量参加了原国家海洋局“一网三系统”建设、南沙永暑礁观测站建设、南北极考察等科研业务。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海洋环境自动观(监)测网建设,初步改变了当时我国海洋台站观测方法和技术手段较为落后状况,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进入21世纪,海洋技术在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紧密围绕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要,有效拓展业务职能和技术支撑领域,不断提升公益服务能力。承担了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系统顶层设计建设与运行保障、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与空间规划编制、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管理、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管理技术支撑等职责。近十年以来,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高技术研究项目一百多项。
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将按照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的统一部署,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为建设国际一流国家业务中心而努力奋斗!
北京正信信用评价有限公司编供(www.cecr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