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发现评标错误怎么办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规定采用综合评估法。开评标后,评标委员会推荐了排名前三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现中标通知书已经发出,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发现中标单位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有误
넶1 2022-06-28 -
7月1日执行!财政部:400万元以下的工程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和统一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넶5 2022-06-20 -
招标人要求施工单位与材料生产商联合投标是否可行?
某项目的幕墙施工招标,招标人要求施工单位与幕墙玻璃生产商作为联合体进行投标。但施工单位多,合适的幕墙玻璃生产商少,请问招标人的做法是否构成以不合理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
넶3 2022-06-17 -
“评定分离”改革中各方的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在工程招标投标领域,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监管部门和投标人是关键的五方。随着“评定分离”改革的实施,五方在交易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将发生重要变化
넶6 2022-06-10 -
评审打分表是否必须向社会公开?
该条款提到了中标候选人公示应当载明评标情况,但未明确是“评标组织情况”还是“包括评审打分、中标候选人推荐等评标细节”。《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
넶6 2022-06-07 -
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 推动招标投标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要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目前,各地招标投标法规政策文件总量偏多,规则庞杂不一,加重了市场主体的合规成本。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擅自设立审核备案证明事项和办理环节、违规干预市场主体自主权
넶10 2022-05-27 -
疫情是否必然属于不可抗力,顺延工期责任如何划分?
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应视情况而定。若施工合同已对由疫情防控引起的工期延误责任划分作出了约定,则应按合同约定处理;若施工合同没有相应约定,则可以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넶6 2022-05-20
-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接受评价对象的委托,根据“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以标准化的评价事项和内容为依据,用规范的程序和科学方法,对受评对象履行相应经济承诺的行为、能力和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综合评价
-
企业信用报告
《企业信用报告》为招标单位防范合作风险、为社会各界揭示企业信用风险,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参考,对于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正确评价和识别投标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资信等级评估
由专业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采用公正、科学、权威的资信考核标准,对企业基本素质、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定是对企业信用(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行为规范、合同履约状况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社会信誉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测评
-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发现评标错误怎么办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规定采用综合评估法。开评标后,评标委员会推荐了排名前三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现中标通知书已经发出,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发现中标单位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有误
넶1 06-28 -
以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明确提出推进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质量和品牌是有机统一体,品牌是质量的象征,质量提升最终也会体现在品牌上。不少专家和读者表示,企业应该以品牌保证质量,以质量维护品牌,用诚信经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넶4 06-27 -
国务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涉及的“信用”关键词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
넶4 06-27 -
国家网信办:对用户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
征求意见稿提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
넶2 06-2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 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强化信用管理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表示,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用情况精准画像,客观合理判断企业风险
넶5 06-20 -
7月1日执行!财政部:400万元以下的工程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原则和统一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넶5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