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开展围标串标倒查工作,掀起整治招投标领域乱象的浪潮。如今,这股整治风暴延伸至军方采购领域,火箭军发布的一则公告,让围标串标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慑,也让公众看到了国家维护招投标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公告内容重磅且明确:74 位评标专家的评标资格被终止,116 家供应商失去参与军采项目投标的权利,更关键的是,此次倒查时间线直接追溯至 2016 年,跨度长达八年。这意味着近八年来在军方采购招投标环节中存在的违规操作,都被纳入审查范围,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项目的行为,都将被一一揪出,绝不因时间久远而不了了之。
而本次公告中,某央企被列入禁止名单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央企作为具备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在招投标活动中本应起到表率作用,如今却因涉及围标串标被取消军采投标资格,这一举措打破了 “大企业有特权”“违规也能蒙混过关” 的错误认知,充分彰显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背景如何,只要触碰围标串标红线,就必将受到严厉惩处,没有任何例外可言。
围标串标行为的危害不容忽视。在军方采购中,这类行为不仅会导致采购成本虚高,浪费宝贵的国防资源,还可能让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流入军方,对国防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它还会挤压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真正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难以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长期来看,会严重挫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火箭军此次重拳整治,无疑为招投标领域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它向所有市场主体释放出清晰信号:围标串标绝非 “小事”,而是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严重违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将面临严厉打击。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净化军方采购环境,保障国防采购的质量与效率,也将对其他领域的招投标整治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 “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的高压态势。
期待这样的整治行动能够持续推进、不断扩大范围。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招投标全流程的监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让围标串标行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多方联动的整治合力。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铲除围标串标滋生的土壤,还招投标市场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让合规企业在良性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也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来源:要闻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