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信用指数显示,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0.10。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指数略有回落,但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全国企业信用水平韧性显现。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6月下降2.35点,受新列异企业数量增多等因素影响,监管性分指标降幅明显,但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仍处于高位震荡中,企业信用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5年1-6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分别为160.48、160.73、161.22、161.81、162.96、162.44,企业信用水平增势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态势明显。
全国企业信用水平韧性显现。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6月下降2.35点,受新列异企业数量增多等因素影响,监管性分指标降幅明显,但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仍处于高位震荡中,企业信用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区域企业信用水平高位回调。7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区市)分别为北京、安徽、天津、重庆、陕西。本月北京信用指数环比上升,重返全国首位。全国大部分区域信用指数环比下降,其中,天津、福建等地降幅较小,排名显著提升。
行业企业信用水平分化波动。7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各行业指数普遍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农、林、牧、渔业指数排名大幅上升,采矿业指数逆势增长,显示持续向好态势。
总体来看,全国企业信用水平韧性显现。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6月下降2.35点,受新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增多等因素影响,监管性分指标降幅明显,但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仍处于高位震荡中,企业信用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区域表现来看,7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区市)分别为北京、安徽、天津、重庆、陕西。当月北京信用指数环比上升,重返全国首位。全国大部分区域信用指数环比下降,其中,天津、福建等地降幅较小,排名显著提升。
从行业来看,7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各行业指数普遍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农、林、牧、渔业指数排名大幅上升,采矿业指数逆势增长,显示持续向好态势。
是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编制并发布的一个创新性经济指标。该指数旨在通过量化的方法,对企业的信用建设发展水平进行精准画像,综合评估企业的生命力、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点为100点。2014年至2024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由2014年的100点,波动上升到2024年的158.77点,总体呈现“小幅波动、稳中上升”的发展态势。纵观中国企业信用指数11年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受到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和冲击,中国企业信用水平小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升,市场秩序稳中向好,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愿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