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省在招投标领域动作不断。一则公告,让整个建筑和采购市场再次紧张起来——专项整治正式启动,时间跨度更是一下子延长到了十三年。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清查,更释放出一个信号:旧账要翻,问题要查,市场要重新规范。
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公告,决定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并面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此次行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并结合江西本地情况,对原有征集范围进行了调整和扩大。
本次受理的对象涵盖:
•工程建设:2012年11月以来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
•政府采购:货物与服务采购;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
•国有企业采购。
举报内容包括各类交易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问题。
本次公告的最大调整是追溯时间:由“倒查三年”延长至“倒查十三年”。从2022年向前追溯到2012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意味着多年积压的问题都将被纳入整治范围。
江西并非孤例。贵州、黑龙江、湖南等地也已启动类似整治行动。资质问题与招投标乱象长期捆绑,典型表现就是资质挂靠、围标串标等。资质整治动起来,招投标违规也必然被清理。
未来,建筑市场将经历一轮“洗牌”。空壳公司、皮包企业逐步被清出市场,真正合规且专业的建筑企业才会成为最终赢家。不破不立,只有这样市场才能重归健康。
可以看到,这次江西的整治并不仅是清查,更像是一次行业的重塑。对违规者是警钟,对守规矩的企业则是利好。未来的竞争环境,或许会更加透明、公平。